体验俄式音乐美学,“柴院在东艺”8月见
2023年,体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与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签署了5年战略框架协议。俄式今年8月,音乐月巢湖市某某贸易维修网点双方合作升级,美学将首次联合呈现“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柴院为期五周。东艺
作为世界顶尖音乐学府的体验王牌专业,柴院钢琴系在钢琴教育和演奏艺术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俄式地位,里赫特、音乐月贝尔曼、美学阿什肯纳齐、柴院普列特涅夫等诸多钢琴大师,东艺以及中国钢琴家刘诗昆、体验李民铎等皆毕业于此。俄式

皮萨列夫在大师课上
作为“柴院在东艺”开幕音乐会,音乐月巢湖市某某贸易维修网点8月18日,柴院钢琴系主任安德烈·皮萨列夫将联袂帕维尔·纳塞希安,接力上演长达三小时的马拉松钢琴独奏音乐会。纳塞希安同时兼任柴院、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三校钢琴系教授。
两人均从柴院毕业,且留校任教三十余年。他们曾经师从于俄罗斯钢琴学派教育巨匠谢尔盖·多林斯基,曾作为多林斯基的助教,协助他指导过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等钢琴比赛中拔得头筹的学生,包括马祖耶夫、卢冈斯基、科恩等如今已享誉全球的钢琴家。
在上海的同一方舞台上,两人将接力演绎四位作曲家的代表作。皮萨列夫坦言,他所选的舒伯特《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与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皆是作曲家的巅峰之作,考验表现力,也需耗费大量能量,希望趁力所能及的当下再次完整奏响。纳塞希安所选贝多芬《悲怆》《月光》和肖邦的叙事曲,是作曲家流传最广的作品,也是钢琴演奏的试金石。

马拉松音乐会海报
8月19日-22日,两人还将联手带来钢琴大师营,四天时间里围绕经典古典钢琴作品,解构作曲家乐思,解读俄罗斯钢琴学派融合的欧洲音乐传统与俄罗斯民族乐派文化,提高参与者对作品的专业理解,并提升演奏技巧和艺术素养。
同期,记录柴院160余年辉煌艺术成就的柴院历史图像资料,也将在东艺展出,观众可随光影回顾一代代钢琴家传承的百年厚重积淀,回眸其缔造的音乐传奇。
9月的东方市民音乐会上,柴院校友也将登台东艺,演绎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柴院代表人物的经典之作,传承俄式音乐美学。
据悉,“柴院在东艺”将成为东艺每年的保留项目,双方还将策划“东艺在柴院”,加强彼此的往来和交流。
(责任编辑:探索)
-
据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10月10日13时48分左右,菲律宾东达沃省附近再次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总台记者 黄铮铮) ...[详细]
-
北京楼市新政7天: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大涨43%,“流血”降价是成交密码?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鹏北京五环外限购松动,这一被市场视为“大招”的政策,在五一期间有效助推成交量的提升。4月30日,北京市调整购房政策:已拥有2套房的京籍家庭、已拥有1套房的京籍单身人士,以及 ...[详细]
-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7月4日电据美国《纽约邮报》7月3日报道,消息人士当天向媒体透露,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一架航班上的变质食物导致乘客生病,飞机随后紧急降落在纽约市。这名消息人士称,该航班原定飞往荷兰的阿姆 ...[详细]
-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24年7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Mobile Access Equipment)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4.3%~5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9日,据以色列陆军电台消息,以军加沙地带作战部队正在为未来几天全面撤出或转移至后方阵地做准备。 稍早前,以色列国防军阿拉伯语发言人阿德拉伊发表声明称,目前以军仍在包围加沙城。 美 ...[详细]
-
长期坐姿不当或超负荷活动,造成腰背部肌肉劳损,是腰背痛的重要原因。温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护师孟盈盈、主管护师陈园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积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从而延缓 ...[详细]
-
大家一定有被家属没有也没关系)拍到过自己睡觉的丑照吧,照片里的自己睡相千奇百怪,毫无表情管理。明明是美美入睡的啊,为什么睡着了表情那么丑?睡着时表情管理失败 因为面部肌肉也要休息要想知道为什么睡相不好 ...[详细]
-
危险!宁波女子在商场里被无人机撞脸,“会留疤”!更气人的是……
“6月8日晚,我突然被无人机撞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沈女士还是心有余悸。“当时,无人机直接撞到我的额头,脸上也出血了。”沈女士称,当时她在江北一家商场里逛,撞到她的无人机是里面大疆专卖店的。当时,有 ...[详细]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表示,俄总统普京此前提出将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一年,但俄方尚未收到美国方面对此提议的回应。他还说,俄美之间的对话出现了“严重停滞”。针对有关普京与美国总统特 ...[详细]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为空间站舱 ...[详细]